高中历史教材有关“抗日战争”的比较分析

2019-08-20 15:10

摘自:《中学历史教学世界》

新课标的高中历史教材目前共有四种版本,其中实验区选用较多的有岳麓版、人教版、人民版三种。它们虽然都依据教育部颁布的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(实验)》(以下简称“课标”)编写,但内容差别却很大。而“教材是决定高中课改成败的第一道门槛……研究新课标教材是大面积促进教学创新,和解决‘一标多本’下高考问题的最佳切入点。”[1]兹以历史(Ⅰ)专题2中的“抗日战争”为例,试对三种教材加以比较分析,以就教于同仁。

课标有关抗日战争的要求为“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,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,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,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。”从篇幅与课时分配来看,岳麓版把它整合在第22课“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”中,只有1.5节,篇幅最少,预计最多用0.5课时。人教版单列一课,共分3个子目,指明用1课时。人民版亦单列一课,共有4个子目,篇幅最长,预计至少用1课时。

关于“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”,岳麓版除夹在正文中的一两句话外,仅有两幅图片和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小字内容一小段。人教版单列“日军的滔天罪行”一目,用大小字和图片详述了南京大屠杀、潘家峪惨案、“七三一部队”,还精心配置三个相关的思考题。人民版亦专设“侵华日军的罪行”一目,前半部分首先了分析了日本侵华的背景和大致过程,后半部分从军事、经济、政治、思想文化等方面概述了日军的罪行,讲述了南京大屠杀,提到了细菌战、毒气战等。笔者以为,课标要求“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”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实现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”中的“培养爱国主义情感”。以此为据来分析,岳麓版似无可取之处;人民版没有把“日军的罪行”仅仅局限于军事上的惨案,以视野宽广、系统完整见长;人教版选择了日军的三桩典型罪行,并引导学生思考“教科书问题”、“齐齐哈尔毒气事件”及“日军灭绝人性的原因”,以中心突出、贴近现实占优。

关于“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,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”,课标的要求实蕴含深意,因为“了解和简述中国军民抗战的主要史实并不是课程标准的最终目的,它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些史实,使学生真正理解和体会在抗日战争中全民族团结一致、共同抗敌的意义。”[2]可见新的课程标准力在纠正长期以来囿于国共斗争而出现的“扬共(产党)贬国(民党)”、“扬后(敌后战场)贬正(面战场)”的片面认识。岳麓版以“国共合作抗日”做小标题,认为“两个战场基本上是相互配合的”,“在抗日战争初期,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”。但“国民党……先后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”,“中共……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证”。仍然有明显的“扬共(产党)贬国(民党)”取向。人教版盛赞国民政府的姚子青、谢晋元及中国远征军,但仍沿用了一些很值得推敲的说法,如“中共……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,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”。[3]人民版用大量篇幅叙述了“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”、“全民族的抗日战争”、“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”,并明确“中华民族团结一致,共御外敌,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”,但还是突出了国民党后来“消极抗日、积极反共”。可以说,三种教材都未能彻底摆脱以前的偏见,只是表述不同而已,以致很难实现课标的要求。关于“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”,所有教科书都是一笔带过,因为这一点学生很容易明白。

面对这些差异如何处理?怎样才能实现课标的要求?笔者以为,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。首先要摆脱“大纲时代”教学惯性的影响,高度重视对课标及《课标解读》[2]的研读,据此建构每一课教学的具体目标。其次是确立新的教材观,创造性地使用教材。现代教学论强调“不是教教材(课本),而是用教材(课本)”,根据具体目标和具体情况,教师可以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重构、改编乃至增删。

对于本课而言,要想通过“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”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,必须点面结合、紧贴现实。点的选取不求多,但须有典型性、有震撼力,如九一八事变、南京大屠杀、七三一部队等。面的铺开是要求全,归纳日军犯下的各种罪行:①野蛮的军事侵略。②疯狂的经济掠夺。③阴险的奴化教育。④狡诈的殖民统治。(即把人教版和人民版二者的优点结合起来。如果用岳麓版,那就要重起炉灶了。)最后还有必要结合“教科书问题”、齐齐哈尔等地的“日军遗华生化武器”等现实事件,让学生明白,战后都60年了,但日本对侵华战争一向坚持“三不政策”:不认罪、不道歉、不赔偿,甚至日军当年遗留的一些武器还在继续残害中国人民!授课时如能结合当地实际并辅以多媒体展示相关声像资料,效果会更好。

至于“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,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”,这应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。笔者以为解决以下4个问题即可:1、为什么要团结抗战?2、怎样团结抗战?3、抗战胜利的原因?4、抗战胜利的意义?问题1较简单,重点要明确日本侵华的“蓄谋已久”。到底有多久,少则半个多世纪,多则300年。早在1590年,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,就狂妄地提出了“征韩侵华”计划,以后两次入侵朝鲜都以失败告终。明治维新以后,日本对外扩张的“大陆政策”逐渐成熟----首先吞并朝鲜、台湾,然后占领中国东北,次之征服全中国,最后称霸亚洲和全世界(岳麓版和人民版在讲甲午战争时都对大陆政策有所提及,以前的人教版老教参也有)。此后的60多年里,日本一直处心积虑地执行这个计划,先后发动甲午战争、日俄战争,挑起九一八事变、七七事变,偷袭珍珠港、进兵东南亚。贫穷落后的中国面对如此阴险恶毒、凶残强悍的敌人,不团结行吗?对于问题2,关键在于纠偏。即纠正长期以来的“扬共(产党)贬国(民党)”、“扬后(敌后战场)贬正(面战场)”的片面认识。凡是国共之间的内斗(肯定也不是单方面的),少讲或不讲。重点突出国共合作、全民族团结,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、同仇敌忾。遗憾的是,遍查三种教材,竟然连一场国共合作抗日的具体战役都没有提及,这对于高中生来说无疑是缺乏说服力的。有吗?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动手了。用百度搜索可知,平型关大会战就是其中一个典型。有学者通过大量调研早已指出:平型关大捷是平型关战役的一个组成部分。以投入总兵力而言,八路军投入4个团的兵力,共有大约12000人,大约是平型关战役我方投入总兵力的八分之一;以战略目标而言,是为了配合第二战区在平型关地区围歼敌军而进行的一次突袭。“综观平型关大战的过程可以知道,没有当时全民族抗战的形势,就不可能有平型关大捷;没有第二战区组织平型关战役,没有总共11个军对进攻平型关地区的各路敌军的分路英勇抗击,就不可能有平型关大捷。没有阎锡山、周恩来、朱德为首的第二战区司令部的统筹计划和统一部署,就不可能有平型关大捷。”[4]其它事例还有(山西)忻口保卫战、台儿庄大战等。总体来说,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基本上是相互配合的,从而带动全民族抗战。关于抗战胜利的原因,胡锦涛说过: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,是中华民族全体同胞团结奋斗的结果,也是中国人民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人民并肩战斗的结果……是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、国际组织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分不开的。”[5]二者不可偏废。笔者以前教学时把它总结为“两个统一战线”:一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,美苏起了核心作用;而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,国共起了核心作用。关于抗战胜利的意义,三种教材都有总结。这里需要启发学生,抗战胜利怎样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,原因何在(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),表现如何(收复台湾,后来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,由此步入世界大国行列,与战前有天壤之别)。

本课还可以设计几个有趣而又能令人深思的问题,根据教学实际灵活使用。

1、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时限,专家们有“8年说”、“14年说”、“51年说”等三种不同的看法。你同意哪一种,试说明理由。[三种新教材都沿用了旧时的“8年说”,而“现在国家已经明确从九一八事变算起,中国的抗战是14年,而不是8年。”[3]“51年说”则是从甲午战争爆发时算起,这是一个台湾学者提出的观点,也有一定道理。由于教材要保持相对稳定,一般不能及时反映学术界的最新成果。如能经常翻阅《历史教学》等杂志的相关内容(如2005年第11期的《论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》),将对教学大有裨益。其实“14年说”至少在1990年代就已提出了。本题貌似一般的辨析题,实则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。]

2、抗战胜利后,在重庆的庆祝晚会上,有一则灯谜引起很大争议。其谜面是“日本投降(打一中国历史人物)”,结果出现了五种谜底,分别是“屈原”、“苏武”、“蒋干”、“毛遂”、“共工”。试联系有关史实,分别解释各谜底的含义。你认为哪一个最恰当,为什么。(“屈原”指日本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;“苏武”指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消灭了日本最后的精锐关东军;“蒋干”指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是抗日主干;“毛遂”指毛泽东领导中共取得抗日胜利;“共工”指抗战胜利是包括苏、美、国、共等国际国内多方力量共同的功劳。“共工”最恰当,其它四种谜底都只说明了一种原因,都具有片面性。本题引进学生非常熟悉的谜语形式,令其耳目一新,原来历史题也可以是这样的。它亦符合目前的高考改革精神。笔者曾经把它做为市统测题,反响也不错。)

3、日本是近代以来侵略中国次数最多、最暴虐的敌人,虽然最近的一次侵略战争也已过去60多年了,但其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刻反思。如日本为什么敢一次次侵略中国?中国为什么一次次失败?当年导致战败的原因是否还存在?新中国的对日政策是否有失误之处?如何才能处理好当今的中日关系?……请结合相关史实,以对抗日战争的反思为主题(题目自拟),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历史小论文。(读史使人明智,但只有深入思考才能积淀智慧。学生的论文或许很幼稚、很肤浅,但也肯定不乏闪光点。不断地思考,便会有持续的收获,历史教育的价值便已渐渐蕴含其中。)